1、所需器具及原材料
所需器具:1L棕色廣口瓶2個,鐵架臺1個,手套1付;
原材料:100μg/L葉綠素標液,蒸餾水或去離子水;
禹山葉綠素傳感器校準有0點校準、1點校準和2點校準。較常見的環(huán)境研究染料羅丹明B,可用于傳感器校準中。0點校準在去離子水中完成,1點校準在100μg/L葉綠素標液中完成,2點校準在去離子水和100μg/L葉綠素標液中完成。
0.5mg/L 的羅丹明 B 溶液-溫度-葉綠素對應表
2、零點校準步驟(改變B值)
第1步:在1L棕色廣口瓶中放入適量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取下傳感器前端的橡膠保護帽,將傳感器放入裝有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的棕色廣口瓶正,不能緊貼棕色廣口瓶的四周瓶壁,用鐵架臺固定傳感器,調節(jié)傳感器的高低位置,注意傳感器前端與棕色廣口瓶瓶底需要保持>10cm的距離;
第2步:將連接好傳感器線纜的RS485轉USB接頭插入電腦,在電腦上打開SmartPC測試軟件,點擊“Language”,選擇中文,下拉“Port”,選擇相應的COM口,然后點擊“連接”,連接傳感器成功后,點擊“測量”,在“CHL”界面下點擊“刷子”,在“Wiper”界面下點擊“轉動刷子”,去除測試窗口的氣泡。然后點擊“開始”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;
第3步:點擊“停止”,結束數據測量,然后點擊“校準”,在“手動校準”界面下點擊“獲取”得到傳感器的初始K值和B值。在“自動校準”界面下,寫入“單點/點校準值”是0,點擊“0點”進行零點校準,等待彈出窗口中的數值穩(wěn)定,點擊“OK”,完成校準。再點擊剛才的“獲取”,檢查B值是否正確寫入;
第4步:在“CHL”界面下點擊“開始”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,檢查CHL值是否接近0,驗證零點校準是否成功。
3、一點校準步驟(改變K值)
第1步:在1L棕色廣口瓶中放入適量的100ug/L葉綠素標液,取下傳感器前端的橡膠保護帽,將傳感器放入裝有100ug/L葉綠素標液的棕色廣口瓶正,不能緊貼棕色廣口瓶的四周瓶壁,用鐵架臺固定傳感器,調節(jié)傳感器的高低位置,注意傳感器前端與棕色廣口瓶瓶底需要保持>10cm的距離;
第2步:將連接好傳感器線纜的RS485轉USB接頭插入電腦,在電腦上打開SmartPC測試軟件,點擊“Language”,選擇中文,下拉“Port”,選擇相應的COM口,然后點擊“連接”,連接傳感器成功后,點擊“測量”,在“CHL”界面下點擊“刷子”,在“Wiper”界面下點擊“轉動刷子”,去除測試窗口的氣泡。然后點擊“開始”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;
第3步:點擊“停止”,結束數據測量,然后點擊“校準”,在“手動校準”界面下點擊“獲取”得到傳感器的初始K值和B值。在“自動校準”界面下,寫入“單點/點校準值”是65.6,點擊“1點”進行一點校準,等待彈出窗口中的數值穩(wěn)定,點擊“OK”,完成校準。再點擊剛才的“獲取”,檢查K值是否正確寫入;
第4步:在“CHL”界面下點擊“開始”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,檢查CHL值是否接近65.6,驗證一點校準是否成功。
4、兩點校準步驟(改變K值和B值)
第1步:在1L棕色廣口瓶中放入適量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在另一個1L棕色廣口瓶中放入適量的100ug/L葉綠素標液;
第2步:取下傳感器前端的橡膠保護帽,將傳感器放入裝有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的棕色廣口瓶正,不能緊貼棕色廣口瓶的四周瓶壁,用鐵架臺固定傳感器,調節(jié)傳感器的高低位置,注意傳感器前端與棕色廣口瓶瓶底需要保持>10cm的距離;
第3步:將連接好傳感器線纜的RS485轉USB接頭插入電腦,在電腦上打開SmartPC測試軟件,點擊“Language”,選擇中文,下拉“Port”,選擇相應的COM口,然后點擊“連接”,連接傳感器成功后,點擊“測量”,在“CHL”界面下點擊“刷子”,在“Wiper”界面下點擊“轉動刷子”,去除測試窗口的氣泡。然后點擊“開始”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;
第4步:點擊“停止”,結束數據測量,然后點擊“校準”,在“手動校準”界面下點擊“獲取”得到傳感器的初始K值和B值。在“自動校準”界面下,寫入“單點/點校準值”是0,“第二點校準值”是65.6,點擊“2點”進行兩點校準,等待彈出窗口中的數值穩(wěn)定,點擊“OK”,然后將傳感器擦干后按照步驟二的方法放入100ug/L葉綠素標液中,等待彈出窗口中的數值穩(wěn)定,點擊“OK”,完成校準。再點擊剛才的“獲取”,檢查K值和B值是否正確寫入;
第5步:在“CHL”界面下點擊“開始”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,檢查CHL值是否接近65.6,然后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將傳感器清洗一下,擦干后按照步驟二的方法放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,得到CHL和溫度的實時測量值,檢查CHL值是否接近0,驗證兩點校準是否成功。